“现在去幸福超市能少走半里地呢!”清晨,家住白广路7号院的崔阿姨在新启用的40路公交站前笑着拍拍自己的购物车。随着枣林前街路口北新站牌亮相,困扰居民多年的公交“最后一公里”难题终得破解。
白广路社区与钢院社区位于白广路北段,常住人口超8000人,其中60岁以上居民占近四成。
每天周边居民向南前往万寿公园、陶然亭公园及周边学校、菜市场的通行需求较大。然而多年来能够直达上述点位的40路公交车的车站与小区距离较远,给老年人乘车带来不便。
白广路社区党委书记徐蕾告诉记者,此前40路公交车北向南方向距离社区最近的两个车站分别是广安门内站和枣林前街路口南站。两个公交站虽然相邻但之间的距离达到1.1公里。白广路社区与钢院社区恰好位于这两站中间。社区居民无论步行去哪站坐车都得步行五百多米。“五百多米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辖区内前往超市购物以及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老年居民来说,这个距离走起来多有不便。”
记者注意到,与不少公交线路在道路两侧对称设置公交站的方式不同,此前40路公交车在白广路社区与钢院社区门前仅设置了南向北方向的白广路北口车站,而对向则并未设置车站。当居民需要乘坐向南行驶的40路公交车时往往需要步行更远的距离才能到达车站。
在居民的呼吁下,牛街街道联合市区交通部门、公交集团开展多轮实地踏勘。鉴于白广路北段此前有19路、133路、40路三线并行,专业团队提出:在现有枣林前街路口北站(19路、133路北向南停靠点)增设40路停靠,实现“零成本”便民,科学优化站距。
方案行不行,老百姓说了算!为了尽可能多地听取意见,牛街街道和白广路社区、钢院社区组织居民代表、驻区单位召开了多次意见征询会。在意见征询会上,工作人员用数据说话:在枣林前街路口北站增设40路站点后,周边社区居民步行前往车站的距离将缩短72%,且原有的乘车习惯不会因新增站点而发生改变,最终方案以93%支持率通过。
今年7月初新增设的40路枣林前街路口北站正式启用,白广路社区与钢院社区居民乘车步行距离缩短了近500米。相关数据显示,新站点启用后日均服务超400人次。“现在送孩子上学、去周边商超购物,方便太多了!”社区微信群一度被点赞刷屏。
治理亮点
这一便民之举,让更多人特别是周边老年居民便捷出行,大幅降低了“最后一公里”的奔波。而且这次增设公交站点不新设站台,没有进行设施扩充,且让居民延续原有乘车习惯,用精心安排织就了普惠利民的服务网,在市民便捷出行与节省运营成本间找到了平衡,以小改动、低成本实现城市治理的精雕细琢。
记者:陈圣禹
道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